6-12個月寶寶發展里程碑
母乳寡醣「短鏈 : 長鏈 = 9:1」 、雙歧桿菌支持探索世界保護力


寶寶成長到6-12個月時,大動作發展、認知、語言等等有著顯著的變化,此時期的副食品也逐漸增量,多元營養支持快速成長,並幫助建立保護力遠離外在環境威脅。

大動作發展:坐穩、爬行、扶站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發展的進度,但過程中很容易被拿來與他人比較,造成育兒路上壓力來源之一,唯有了解寶寶發展的大原則,才能擁有足夠的判斷力,透過陪伴與引導與寶寶一起進步。

  1. 學坐:寶寶4個月左右可用小枕頭、軟墊等幫助寶寶坐穩,約7-8個月時可以不需其他支撐物就可以坐穩。
  2. 爬行:大約7-8個月左右,寶寶出現身體貼地匍匐前進的動作,慢慢會用手肘撐地、膝蓋立起小狗姿爬行,約8-9個月會發現寶寶爬得越來越好,甚至肚子可以離地了。
  3. 扶站:8個月左右可經由大人扶持而站立,10-12個月時已可練習獨立站立。

5大認知發展

除了大動作發展之外,寶寶臉上也有著愈來愈多有趣表情,或是用哭以外的方式來表達需求,例如:

  • 模仿大人的表情、聲音、動作
  • 試著理解大人的表情與情緒
  • 分辨熟人與陌生人
  • 可以回應簡單的指令,像是拍拍手
  • 有物體恆存的概念,譬如說當大人用棉被把玩具藏起來時,寶寶會樂此不疲地掀開棉被找尋玩具

在安全環境的前提下,儘量給予多元的刺激有助寶寶發展得更好。

營養攝取是健康體質養成關鍵

此時期雖然已經開始攝取副食品,但奶類的補充仍然非常重要,WHO建議母乳哺餵至少到6個月,母乳當中的珍貴營養可幫助建立保護力,尤其像是近期國際許多科學研究探討的「母乳寡醣HMO」和寶寶體內中最早根植的好菌之一雙歧桿菌1

母乳寡醣HMO - 特殊的「短鏈 : 長鏈 = 9:1」結構、雙歧桿菌支持保護力

肚肚健康和消化道菌叢生態平衡息息相關,有研究指出,寶寶體內最早根殖且含量最多的益菌為「雙歧桿菌」2,3,除了從媽媽產道出生獲得之外,哺餵母乳也可提供寶寶這關鍵的益菌;母乳寡醣是母乳含量中第三高的營養素4,並且擁有200多種豐富多元的結構,以特殊的「短鏈 : 長鏈 = 9:1」的分子結構存在於母乳中5,6,讓寡醣可以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發揮作用,整個肚肚都健康。

母乳寡醣具有「益生元」的作用,是好菌的食物,像是成人平日飲食中的膳食纖維或是常見的營養素半乳寡醣(GOS)、果寡醣(FOS)就是一種益生元,可以幫助改變菌叢生態、消化道蠕動並建立保護力,更讓外出門探索世界的寶寶,不擔心外在環境威脅!




  1. Martín, R. et al. Isolation of bifidobacteria from breast milk and assessment of the bifidobacterial population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5, 965–969 (2009)
  2. Lewis ZT and Mills DA. Differential Establishment of Bifidobacteria in the Breastfed Infant Gut. Nestle Nutr Inst Workshop Ser, 2017;88:149-59
  3. Mitsuoka, T. Establishment of intestinal bacteriology. Biosci Microbiota Food Health 33, 99-116, doi:10.12938/bmfh.33.99 (2014).
  4. 意指固形物。Ayechu-Muruzabal V, et al. Diversity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Effects on Early Life Immune Development.Front Pediatr, 2018;6:239
  5. Stahl B, Thurl S, Zeng J, Karas M, Hillenkamp F, Steup M, et al. Oligosaccharides from human milk as revealed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 Biochem. 1994;223(2):218-26.
  6. Thurl S, Munzert M, Boehm G, Matthews C, Stahl B.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oligosaccharides in human milk. Nutr Rev. 2017; 920-33

回【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