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寶寶營養攻略
剖腹產寶寶未經產道以及剖腹產的媽媽可能會因為術後壓力或傷口不適,而影響到與寶寶的接觸,讓媽媽的身體誤以為寶寶沒有需求影響發奶,加上媽媽愈晚開始哺餵母乳影響就更大,因此剖腹產和自然產對寶寶在消化道菌叢、體質嬌嫩指數、母乳體驗等方面的差異,一直是許多父母關心的話題。
剖腹產寶寶有什麼不一樣?
■消化道菌叢的差異
自然產的寶寶會接觸媽媽的豐富菌叢,有助於建立健康的消化道菌叢生態和保護力。反之剖腹產寶寶因為出生方式不同,需特別關注菌叢生態,以調整體質基礎。
■體質嬌嫩指數的不同
影響寶寶體質的原因多來自爸爸媽媽的遺傳,但相對自然產寶寶,有研究指出,剖腹產寶寶嬌嫩風險比自然產寶寶更高。
專屬剖腹產寶寶的營養攻略 – 短雙歧桿菌&益生元
為幫助剖腹產寶寶維持菌叢生態和保護力發展,以下為專屬營養攻略:
新生兒的營養需求是確保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新手爸媽只要細心照顧,遵循寶寶生理需求給予適當營養,就能為寶貝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
■母乳餵養優先
儘管剖腹產可能影響母乳的初乳製造,但哺餵母乳仍然是最好的選擇。母乳中含有保護力因子,有助於促進剖腹產寶寶消化道的菌叢生態和保護力發展。
■補充短雙歧桿菌
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菌叢生態,建立好體質,例如母乳中的益生菌像是「雙歧桿菌」是母乳中常見的好菌1,也是母乳寶寶體內中最早根植,並且是含量最多的益生菌2中的膳食纖維或是常見的營養素GOS, FOS就是益生元的一種,幫助腸道蠕動,進而支持保護力。


■避免過度消毒
避免過度使用消毒劑,保持家居環境的清潔但不要過於嚴格,有助於剖腹產寶寶建立更健康的保護力系統。
■多樣化副食品
母乳或配方奶是新生兒最好的營養來源,寶寶4-6個月大可以開始提供副食品,此階段建議儘量給予天然多元的食材嘗試,若擔心食物敏感,嘗試高風險的食材時,注意以少量為原則並詳實記錄,有助媽媽掌握狀況。
儘管生產方式不同,經由母乳中的短雙歧桿菌與益生元,幫助剖腹產寶寶建立好體質!
資料來源: 子親傳訊社Kodomo Communications Limited,版權所有不得複製翻印。
- Martín, R. et al. Isolation of bifidobacteria from breast milk and assessment of the bifidobacterial population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5, 965–969 (2009)
- Mitsuoka, T. Establishment of intestinal bacteriology. Biosci Microbiota Food Health 33, 99-116, doi:10.12938/bmfh.33.99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