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剖腹生產流程,安心待產不慌張
近年剖腹生產是一種安全和常見的生產方式,透過事先了解整個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準媽媽更加放鬆和安心面對生產。
產前飲食、用藥和活動注意事項
懷孕後期胎兒成長速度增快,為了有助順產,準媽媽需要更注意適當飲食、均衡營養、用藥安全,以及適度活動。
■飲食清淡均衡不過胖
若因胎兒壓迫造成食慾不佳或胃食道逆流,少量多餐、飲食清淡有助緩解不適;多以原型食物為主,少沒有營養價值的食品,過度肥胖不利健康,也可能增加生產困難度。
■小心服用抗凝血藥物
為避免手術增加出血風險,如需服用可能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如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等,務必主動諮詢產檢醫師。
■適度活動有助於保持體力
有運動習慣的準媽媽,可減輕運動強度;沒有運動習慣,可以散散步或做輕度肢體伸展,同時也要留意環境與自身安全。
住院檢查、禁食和手術實施程序
辦理住院後準媽媽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包括體重、血壓等,並簽署手術同意書。
相關術前準備,包含手術前需禁食禁水8小時,住院期間會透過點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剃除部分手術範圍內毛髮;透過胎兒監視器了解胎兒的活動力、心跳和子宮收縮的狀況等。
進入手術室後,生產醫師也會再次和準媽媽確認身分、確認剖腹產施行、麻醉方式、開刀原因和位置等;剖腹產一般採用半身麻醉,在麻醉後測試成功阻斷感覺就會開始剖腹手術,取出胎兒和胎盤,最後縫合傷口。
寶寶出生後,媽媽需要面對的事
寶寶嚎啕大哭來到這世界了!醫護人員會幫寶寶清理呼吸道,確保呼吸暢通,讓寶寶和媽媽進行肌膚親密接觸,接著進行簡單身體清潔,以及相關檢查。 麻藥退後疼痛與子宮復原收縮可能會讓媽媽感到不適,但目前有多種術後止痛方式可緩解疼痛,讓媽媽產後得到充分休息。
此外,有研究顯示,自然產的寶寶體內有較多益菌;相反,剖腹產的寶寶,因未經過自然產洗禮,也可能因為產後母奶分泌較慢或傷口不適等情況無法哺乳,需特別注意寶寶之消化道菌叢生態,可考慮補充益生元及短雙歧桿菌,經臨床實證有助於調整剖腹產寶寶菌叢生態,支持寶寶保護力。
剖腹生產是一個安全的生產方式,透過了解整個手術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助於降低焦慮,安心待產。產後雖然復原過程長,但只要耐心照護,新手媽媽們一定能夠順利渡過這個特別的時期,與寶貝共享親子美好時光。